新聞資訊
NEWS
枸杞是我國重要的藥食兩用特種經濟植物資源之一,具有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綜合效益,可以泡茶也可以磨枸杞粉食用。追史據典,枸杞的原產地在中國,“徙彼北山,言采其杞”,從春秋戰國時期《詩經小雅》中的這一描述看,中華民族對枸杞的栽培利用歷史,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。早在唐代中葉的《郭囊馳種樹書》中就記載了枸杞的栽培方法?!扒锒g收子于盆中,按取爆干,春耕熟地作畦,畦中去五寸土勾作垅,垅中縛草暴如臂,長如龍等即以泥土草秸撒上,以枸杞子步入泥上,以細土蓋令遍,又以爛牛糞一重,又以土一重,令畦平,待苗出土澆,勘吃便剪……”。發現其他有種枸杞的地方了。而北宋科學家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中有進一步的記載:“枸杞,極邊生者,高丈余,大可作柱,葉長數寸,無刺,根皮如厚樸,甘美異于他處者?!彼傅摹皹O邊”,可能就是現在的中寧、中衛一帶。在明代徐光啟的《農政全書》中又有“截條長四五指許,掩于濕土中亦生”的記載,說明當時對枸杞已不再局限于播種繁殖,而已開始采用較先進的無性繁殖法了明宣德年間(1426~1435年),物產部分列了枸杞。
明朝的的物產部分也列了枸杞,距現在約為450年。清朝《中衛縣志》中有“枸杞,帶人家種杞園,各省人藥用干枸杞皆寧產也”的記載,到現在也有237年??梢?,枸杞不僅栽培歷史悠久,而且品質好,所以各省藥用枸杞都是產的。另外唐朝時期,枸杞在醫書、栽培利用和詩歌等很多方面都有記載,唐初期***醫學家孫思邈在醫書《千金冀方》中稱“枸杞甘州(今甘肅省張掖一帶)者為真,葉厚大者是”。唐朝詩人劉禹錫詩云“上品功能甘露味,還知一勺可延年”。枸杞始載于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,在此書中將枸杞列為上品。此后歷史上很多文人、名醫、農學家對構杞的功效、產地、種植方法及食用枸杞粉均有很多記載和敘述。對于枸杞的生長、分布之處古人也早有論述。南朝梁陶弘景在《本草經集注》中云:枸杞生長常山平澤,及諸丘陵彼岸。
唐孫思邈在《千金冀方種造藥》中述:“凡枸杞生西南郡谷中及甘州者,其子味過于葡萄。今蘭州西去鄴城、靈州、九原并多,根莖尤大?!彼未K頌撰《圖經本草》言枸杞“今處處有之”。宋寇宗禎在《本草衍義》中論枸杞、枸棘,徒勞分別。凡杞未有無刺者。雖大至成架,尚亦有刺。但此物小則刺多,大則刺少,正如酸棗與棘,其實一物也?!备鶕偶涊d枸杞的栽培歷史從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。枸杞的產地,根據古籍記載和現在的生產枸杞粉分布情況。